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《中国文明文化史》及研讨课

2012年秋季学期教学大纲

课程说明

目标

1、以“同情的理解”之态度讲解中国历史,培养学生对于中国文明、文化之同情、认同。

2、向学生提供理解中国文明文化演变之基本框架,为学生未来学习各门学科提供一个中国文明的视野。

内容:本课程所覆盖的时间从尧舜一直到当代,内容极为丰富。而课时十分有限,仅15次,故课程需要高度浓缩。

本课程集中于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节点,对那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念、思想、制度进行略微详尽的分析,其它内容则一带而过。

教材:钱穆著《国史大纲》上、下两册(商务印书馆繁体竖排本),加课件。

课堂只涉及其中若干章,但学生应在课下通读全书。

课堂讲解,又有一些超出教材的内容,见教学课件。

参考书目:

司马迁:史记

余英时:士与中国文化

萧公权:中国政治思想史

侯家驹:中国经济史

姚中秋:华夏治理秩序史,第一卷天下,第二卷封建

萨拜因:政治学说史

梅特兰:英格兰宪政史

哈耶克:自由宪章(或译自由秩序原理)

作业:依据课堂讲解,阅读教材《国史大纲》,重点阅读授课大纲中指定之章节,考试内容将在其中。

考试:考试内容在《国史大纲》和教学课件内,学生对这两者均须掌握。

不安排期中考试。

期末闭卷考试,考试内容在授课PPT及教材《国史大纲》中,包括考察知识掌握的填空题、简答题,考察对中国文明文化之理解的论述题等三类题型。

 

中国文明文化史研讨课

助教指导学生阅读必读材料,并进行研讨,加深对中国文明文化演变过程之理解。

大纲中已列举出每课研讨之重点。

作业:每周一篇小论文,一千字。共14篇(第一课无法写)。

前期作业主要是概述必读材料,后期可探讨一些小问题。

助教应教导学生注意论文规范,训练学生阅读能力,与提出问题的能力。

助教应认真批改学生作业,纠正学生的高中作文写作模式,指导学生写作学术性论文。

考试:不安排其中考试。

期末考试写作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,要求格式规范,问题清楚,结构清晰,论述有据。

进度安排(授课时间共14周,复习一周,考试一周)

教学周

时间

授课内容

第一周

918

圣王时代:华夏之道(尧、舜、皋陶之法度)

研讨重点:尧之合和天下;舜之共同治理;皋陶之天秩有典说。

必读:史记 五帝本纪

选读:华夏治理秩序史,第一卷,天下,第一、二、三、四章

第二周

925

 

封建制:君臣关系与礼治

研讨重点:何谓封建;封建君臣关系之契约性;礼的性质;礼治与法治间的类似性。

必读:国史大纲,第三章。

选读:华夏治理秩序史,第二卷,封建,第一章。

第三周

102

十一放假

第四周

109

 

标题:礼乐文明与君子(理解古典文化)

研讨重点:社会何以需要君子;君子的品质;仪礼的重要性;乐的重要性;当代中国社会的礼乐状况及其重建前景。

必读:华夏治理秩序史,君子

选读:乐记

第五周

1017

圣人孔子

研讨重点:孔子与经、复礼;仁之发明;孔子之政治理想;孔子之历史地位;儒家士君子与公民社会;

必读:史记·孔子世家

选读:余英时:士与中国文化: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

第六周

1023

诸子概述

研讨重点:孔子与诸子的关系;墨家思想,孟子何以排墨;老子思想,庄子思想;

必读:国史大纲,第六章

选读:史记:太史公自序“六家要旨”

第七周

1030

 

战国之王权制

研讨重点:世俗主义、物质主义、个人主义之内涵;主权性国王;国民之内涵;主权国家;刑律、官僚制等现代诸制度之内在逻辑;强权政治,何以是“战”国?

必读:国史大纲,第五章

选读:齐思和:战国制度考,收入中国史探研,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0年。

第八周

116

法家理念与秦制

研讨重点:道、法两家之关系;法家与兵家的关系;法家在秦制建立过程中的作用;秦制与东方六国之制之异同;秦制何以不二世而亡。

必读:国史大纲,第七章

选读:史记:商君列传,秦始皇本纪

第九周

1113

 

汉初大变局与董仲舒天道宪政主义

研讨重点:黄老之治的性质;董子的天道宪政主义;独尊儒术之真相,何以儒家胜出。

必读:汉书:董仲舒传

选读:余英时:士与中国文化《道统与政统之间》

第十周

1120

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之架构

研讨重点:儒家士大夫与文法吏之区别(皇宫、政府之分);德治、礼教之真实含义(社会自治);礼俗与刑的关系;儒家对皇权之态度,儒、法之关系。

必读:国史大纲,第八章。

选读:余英时:士与中国文化,《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》

第十一周

1127

 

佛教之传入与中国化

研讨重点:佛教流传中土之原因;三武灭佛是宗教冲突还是政教冲突;佛教为什么中国化;三教合一之文化与宪法意义。

必读:国史大纲,第二十一章

选读:汤用彤: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

第十二周

124

唐宋之变与宋儒兴起

研讨重点:士族与进士的比较;士君子匮乏与唐末五代之社会失序;范仲淹之意义;宋儒的问题意识;社会自治诸制度:绅士、宗族、祠堂、乡约;中古经济繁荣之文化与制度根源。

必读:国史大纲:第四十一章

选读:余英时:朱熹的历史世界,上册,第109-183

第十三周

1211

华夏文明与天下格局

研讨重点:夷、夏之辨的内涵;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之变化大势;文德与武功;蒙、满入侵与政治专制化;天下概念之当代意义。

必读: 国史大纲,第三十五章,第四十三章

选读:赵汀阳: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(世界经济与政治,2008年第10期,http://www.aisixiang.com/download/08122404.pdf

第十四周

1218

现代立国之初期

研讨重点:甲午战败与现代建国意识之形成;康有为之孔教论;商人与立宪运动;革命派-立宪派争论之内涵;绅士宪政何以失败

必读:国史大纲,第四十六章

选读:姚中秋:《现代中国的保守-宪政主义思想与政治传统》(洪范评论,第十三辑)

第十五周

1225

激进化与保守化

研讨重点:激进反传统之兴起;激进反传统之得失;激进革命及其保守化;保守主义思想与政治传统;台湾经验之内涵。

必读:余英时:《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》。

选读:姚中秋:《革命与道:二十世纪儒家复归浪潮及其涵义》

第十六周

元旦

放假,复习

第十七周

18

结语:中国文明之前景与当代青年之责任

研讨重点:反传统与礼崩乐坏;文明复兴之趋势;文明复兴之世界意义;文明复兴之个人责任。

必读:国史大纲,引论

选读:张君劢:《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》

牟宗三、徐复观、张君劢、唐君毅:《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》

余英时: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

第十八周

115

考试

研讨课考试之论文,可提前撰写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秋风

秋风

156篇文章 10年前更新

姚中秋(秋风),独立学者,主要从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、普通法宪政主义、中国治理秩序的历史与理论之研究。著有《立宪的技艺》、《政府的本分》等,出版译著《哈耶克传》、《货币的非国家化》、《法国大革命讲稿》、《法律与自由》、《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》等十余种。华人哈耶克学会发起人之一,主编《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译丛》、《奥地利学派研究》。

文章